建设中心供氧系统有哪些技术要求

技术资讯 180

建设医院中心供氧系统是保障临床用氧安全、稳定、高效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其技术要求严格,涉及气源配置、管道设计、压力调控、安全防护及智能监控等多个方面,必须符合国家《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等相关标准。
在气源选择与配置上,系统应具备主、备两套气源,并实现自动切换。主气源通常采用液氧储罐或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具有供气量大、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备用气源则由氧气瓶组构成,确保在主气源故障或耗尽时能立即投入使用。当主气源压力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应自动切换至备用气源,同时在护士站或监控中心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杜绝断氧风险。若采用制氧机,其产出氧气的浓度不得低于93%±3%,露点温度不高于-43℃,并配备纯度监测装置。

供氧管道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管道材质应选用脱脂无氧铜管或不锈钢管,具备良好的耐压性、抗氧化性和生物相容性。管道布置宜采用环形或枝状管网,优先选择环路设计以提高供气均匀性和可靠性。管径需根据医院床位数、科室分布及最大用气负荷进行水力计算确定,避免因管径过小导致压力损失过大。管道安装应避开高温、腐蚀区域,保持合理坡度,便于冷凝水排出,并在关键节点设置检修阀门。

压力控制方面,系统需实行两级减压。一级减压设在氧气站内,将高压氧气降至0.8 MPa左右的输送压力;二级减压则在各楼层或护理单元的区域减压箱中完成,将压力稳定在0.4 MPa ± 0.04 MPa,确保终端设备正常工作。各级减压阀应具备超压自动泄放功能,防止系统过压损坏。
安全防护措施必不可少。所有氧气管道必须可靠接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系统应配备安全阀、压力表、防爆装置和紧急切断阀。特别是在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应设置独立的压力监测和报警装置。

施工完成后须进行管道吹扫、气密性试验和验收检测,确保系统洁净、密封、安全。操作与维护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中心供氧系统的建设必须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严格把控技术细节,确保为医疗活动提供持续、安全、高质量的氧气支持。

上一篇:

相关推荐

  • 医用液氧罐与汇流排的优缺点及应用

    539

    医用液氧罐和气体汇流排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氧气供应设备,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一、医用液氧罐优点高存储量:液氧罐能够存储大量的液氧。因为液氧的密度比气态氧大得多,在相同体积下可以储存更多的氧气。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

    查看全文
  • 医用气体工程: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864

    一、医用气体的种类氧气:氧气是医用气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于患者的呼吸支持,在急救、手术、病房等场景中广泛应用。确保氧气的稳定供应和纯净度,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吸引:医用负压吸引系统主要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经由管道将负压传递到各个使用点...

    查看全文
  • 为何中心供氧系统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

    823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能够对氧气的供应进行集中管理。通过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测氧气的压力、流量和纯度等关键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氧气压力过低或纯度不足,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避免因氧气供应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

    查看全文
  • 医用氧气汇流排气瓶更换时间及规范操作流程

    382

    医用氧气汇流排是医院重要的供氧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确保氧气持续供应,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气瓶更换判断方法和规范操作流程。一、判断更换时机的关键指标压力监测指标医用氧气汇流排通常配备双指针压力表,可同时显示工作瓶组和备用瓶...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